脚底板长了硬疙瘩

关于的问题:

很奇怪,那个疙瘩中间部分是空的小点,旁边的界限明显,长了1年半,没有恶化,平时走路也不疼,戳那个点会有点疼,跑完脚剥开外皮,有一些小血点,然后我认真地百度了一下说是疣,但是疣不应该是会发很多的么,求解答

收集于网络,仅供参考

足底的疣,称为跖疣,与病毒感染有关,具有传染性,长很多,但如果个人的抵抗力比较差,且平时注意卫生,则会很长时间仅有一个,下面的血点是坏死的血管,是跖疣的标志。这种情况可以去皮肤科,做液氮冷冻治疗,不难治的。注意一般需要连续冷冻三到五次的,一周一次。

根据您的描述,有可能是真菌引起的.建议你用达克宁软膏外用,涂搽于洗净的患处,早晚各1次,症状消失后(通常需2-5周),应继续用药10天,以防复发.如果不放心,建议去正规医院检查下,对症治疗,问题不大,请不要耽误最佳治疗时机.祝您早日康复!

可能是鞋挤得,再观察几天.要是还不好,且有发硬迹象,那就很有可能是鸡眼.鸡眼:一般张于脚上,也有张在手,胳膊上的.主要因摩擦挤压而形成的小圆硬块,样子像鸡的眼睛,有压痛(一)鸡眼一般如豆大或更大,表面光滑与皮面平或稍隆起,境界清楚,呈淡黄或深黄色,中心有倒圆锥状的角质栓,嵌入真皮.由于其尖端压迫神经末梢,故行走时引起疼痛.鸡眼多见于足跖前中部,小趾外侧或拇趾内侧缘,也见于趾背.发生于4一5趾间的鸡眼,受汗浸渍,呈灰白色浸软角层.称为软鸡眼.(二)胼胝为蜡黄色,扁平或稍微隆起的局限性角质肥厚性斑块,质硬而稍透明,边界不清,中央较厚,边缘较薄.好发于掌跖,常对称发生.与职业有关者可见于受压部位.一般无自觉症状.严重时可有压痛.根据发生在掌跖,呈角质增生性损害,不难诊断.鸡眼与胼胝的主要鉴别点是:鸡眼为呈倒圆锥形角质增生,行走时疼痛明显;而胼胝为扁平片状角质增厚,范围较广,一般不痛.鸡眼与胼胝需与跖疣鉴别:跖疣可散发于足跖各处,不限于受压部位,可多发,损害如黄豆大小,表面角质增厚,用刀削去表面角质层,可见自真皮乳头血管渗出血细胞凝成的小黑点的角质软芯.胼胝厚者可用热水浸泡后,用刀削去,或外用角质剥脱剂如25%水杨酸火棉胶或维A酸软膏等.鸡眼治疗方法甚多,常用各种腐蚀药,如水杨酸.可将橡皮膏中央剪一圆孔,大小与鸡眼一致,贴于患处,将鸡眼露出,撒上水杨酸粉,再用橡皮膏封盖.一般3~5天换药一次,每次换药前清除残留药粉后,用热水泡足,并刮去软化的角质,直至全部剔除鸡眼.亦可用鲜半夏,鸦胆子仁等中药捣烂贴敷,方法同上.此外,市售鸡眼膏等亦可应用.疼痛著明的可行鸡眼挖除术,局部麻醉后,用尖手术刀沿角质栓边缘处作环形切口,以有齿镊子夹住,进行剥离,将鸡眼挖出,然后用消毒纱布包扎.鸡眼的外治法先将鸡眼上的硬皮剪去少许,然后用中央剪一小孑L的胶布贴在患处,仅露出鸡眼,再用鸦胆子仁或蓖麻子仁捣烂(也可选用鸡眼膏,水晶膏或五妙水仙膏)敷在鸡眼上,外盖胶布固定,一般3日换药1次,至脱落为止.此外,也可采用手术治疗.应减少摩擦和挤压,穿合适的软底鞋,或用海绵垫减少局部压迫.如有平足应穿矫形鞋.

自疗注意事项:(1)要注意清洁,保持皮肤干燥,保持脚部清洁,每天清洗数次,勤换袜子.(2)平时不宜穿运动鞋,旅游鞋等不透气的鞋子,以免造成脚汗过多,脚臭加剧.(3)积极消除诱发因素,如脚汗,脚癣等.(4)勿吃容易引发出汗的食品,如辣椒,生葱,生蒜等.(5)情绪宜恬静,激昂容易诱发多汗,加重脚臭(6)本症以外治法为主.自治疗法:(1)将脚放在50-60℃的热水中多烫几次,每次15分钟,每日1-2次.(2)用重物将丝瓜络压平做成鞋垫,可除去脚汗引起的脚臭.(3)葛根15克,研成细末,加白酒15克,再加适量水,煎后洗脚,每日1次,1周后,可除去脚汗引起的脚臭.(4)洗脚时,在水中加入米醋10-15毫升,调匀后,将双脚浸泡15分钟左右,每日1次,连续3-5天,脚臭即可消失.(5)洗脚时,在热水中加50克白矾,浸泡10分钟左右,可除脚臭.

这个情况考虑是属于鸡眼,你好,目前这个问题我建议及时的检查,结合皮肤科诊断啊。

患者男,25岁,脚底板长了硬疙瘩你好,不知道你脚底长了个硬疙瘩痛还是痒,或者是不痛不痒,请详细阐明,我们随时准备为你解答.